昨天又在电视上看了这一部电影。这已经是我第五次看这部电影了。还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说是完全看不着头绪。这应该就是姜文的电影魅力,看上了第二次就开始抓到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意思。姜文说过:“看不懂是得因为想太多了,我女儿都能看懂。”
这部电影的主题有四个,分别是 疯 , 枪 , 恋 , 梦。 光是环绕在一个主题的故事情节就足以让人摸不着头绪了。
![]() | |||
“疯” |
在电影里,周韵是个疯妈。刚开始时,我以为他是因为丢失了绣着鱼的红鞋而疯的。其实,在这部电影里每个人都疯了!彻彻底底地疯了!可是到最后我还是不懂她为何要自杀。而且她临死时还要叫儿子去接人。她说她的疯病全好了,“鱼鞋”再这时也莫名地出现了,好端端的套在她的脚丫上。但,更为讽刺的是,她自杀后漂流在河面上的衣物中,最吸引我的正是那双鞋。那双鞋不是她疯的原因,周韵为什么疯了,什么时候疯的?姜文没有告诉我们周韵与阿廖沙是结婚还是未婚,总之周韵的孩子是阿廖沙的。在与孔维共同寻找心上人的路途中,周韵是悲哀 的,孔维是充满激情的。为了爱,她们开始了遥远的征程。周韵是从海边来的,孔维是由南洋回来的。我最记得她们分别选了不同的路。一条是“尽头”;一条是“非尽头”。可笑的是,那条通往“尽头”的路的终点只是一个刻着“尽头”的大石头。但,殊途同归,最终她们都难 逃悲剧的宿命。当周韵看到“最可爱的人”的遗物时,就已经疯了。虽然她觉得“台上演讲的阿廖沙眼睛里只有她一个人”,但是,阿廖沙的遗物里却有了三个女人 的辫子,只有其中一条是周韵的。
电影开始,鸟儿无数次地重复:“我知道,我知道”,为什么?也许这就是阿廖沙对周韵惟一的承诺。当周韵在飞驰的火车上大声地不厌其烦地喊着“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时,她彻底地疯了。这一句话一直盘旋在我脑海里。或许,在潜意识里我也有这样疯的一面。
![]() | |
电影中,疯妈可以乘着这一块锄出来的小草地建造充满幻想的天地。 |
![]() | |
疯妈的儿子 |
![]() |
“枪” |
我对这个主题没什么憧憬。这是很鲜明的记得老唐吹号子的声音。他教山里小孩打猎时不忘提醒他们不打幼儿和结伴的山鸡。这叫不趁人自危。
![]() |
“恋” |
这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主题——恋。最为触动人心的应该就是疯妈对阿辽莎的那一段爱。姜文没提到到底阿辽莎和疯妈到底是已婚还是未婚,这也是一个“留白”,可以让观看的人多一个想象的空间。可我认为疯妈到了后来的阶段已爱到不想去爱了。她在儿子面前烧了阿辽莎的信。儿子问他爸爸长什么样子,她说:“你的样子减去我的样子就是你爸的样子。”这也是我认为这电影里很酷的对白。
![]() |
“梦” |
林大夫在电影里是个湿嗒嗒的角色。她对梁老师一往情深,还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行为,就好像性压抑很久的女郎。他在晚会上诬赖梁老师摸了他的屁股为的就是要让梁老师承认再让她可以大声地说去对梁老师的爱慕。当我以为梁老师可以不理旁人的无赖时,梁老师看似和林大夫和老唐尽情欢呼享乐,下一幕梁老师却挂在枪带上停止呼吸。在第二个故事“恋”中,观众发出了很多轻松的笑声,那个挑逗的电话,让众多揉面的女人心旌神荡;那怀春的林大夫对梁老师“一往情深”的表白,都让我们引俊不禁……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梁老师死了。
![]() | ||
林大夫会特意让梁老师帮她拧干衣服,再微微的让裙底风光乍现。 |
看了这部电影这么多次,我只能说,这真是部疯电影,但却疯得好!这部电影是有生命力的。至于还没看过的人我建议你去看一看。或许你所领悟的和我大不相同。但这也证明了这部电影留给观众的无限想象空间。
“阿辽莎,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